3D打印雕塑藝術應用和技術背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技術的進步也推動了藝術的發展,藝術不應排斥新技術的應用,相反要重視和采用新技術,但是從藝術自身的特點以及藝術和技術的關系來看,技術又是永遠無法取代藝術的。
在雕塑藝術的創作中,起初需要雕塑家對所表現的對象進行詳細的觀察,然后再運用雕塑技法把所要表現的對象創作成小稿,一般會創作多款不同的小稿來對比和取舍,最后再進行實際的創作和塑造,以放大到需要的尺寸,這個過程相當煩瑣和耗時,如果在雕塑創作過程中引進3D打印技術,則可以大大縮減雕塑的創作時間,也可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雕塑的創作構思階段,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的快捷再現功能,獲取詳細的物象造型資料,省卻一些寫生活動,在創作小稿階段,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在短時間內制作出不同的小稿,以便加以取舍和推敲,相對于傳統的雕塑來說,3D打印雕塑的優勢在于可以獲得極為整飭,復雜和精準的造型,并且可以隨意進行等比例的放大和縮小,為雕塑創作節省大量時間。
3D打印技術對雕塑創作中的臨摹訓練也能起到輔助作用,臨摹在雕塑藝術3D打印創作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對于經典雕塑的臨習有助于提高對造型和體量的把握,以提高眼睛的洞察力和訓練手的控制力,對于經典的雕塑藝術作品可以用3D打印技術復制出來,供學生零距離反復觀察,揣摩和臨習,可以大大增加學習效果,提高學習進度和縮減學習時間。
3D打印技術在雕塑領域的運用還促進了雕塑材料的更新,3D打印材料多種多樣,有尼龍,鋁,樹脂等,不同的材料會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雕塑材料不僅是表達情感的載體,也是傳遞思想的媒介,材料運用得當可以加強作品的表現力,使用什么材料創作雕塑對于雕塑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3D打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材料的不斷涌現,為雕塑家提供了更多選擇。
3D打印機的優勢在于能夠制造出整飭,復雜和精準的形象,并且可以便捷地進行等比例的放大和縮小,在這些方面傳統雕塑的環節可以借助于3D打印的技術優勢,而省卻很多復雜煩瑣的過程,另外,3D打印技術在雕塑藝術創作的設計環節也有優勢,可以給雕塑家節省很多時間,但3D打印技術是絕對無法全面取代雕塑家的創作工作的,雕塑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增材制造不僅需要雕塑家的手和眼,而且還需要藝術家整個身心的投入,包括情感,想象,思想等因素,優秀的雕塑作品總會打動人心,這表明在雕塑創作中,作者是灌注了他的生命力的,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也是雕塑家藝術生命的體現,而如果一件雕塑僅僅是被動地模仿或摹寫則不能算作一件藝術作品。
1,250種材料:目前的3D打印機可以生產250多種不同材料的功能性部件和全彩物體,包括金屬,塑料,陶瓷,玻璃,橡膠,皮革,干細胞,甚至巧克力。
2,快100倍:最近,開創性的立體光刻方法成功地以高達傳統3D打印機速度100倍的速度生成復雜形狀,從光反應性液體樹脂床構建,不同光波長的應用在樹脂釋放時選擇性地硬化樹脂,從而實現連續打印,告別了增量分層。
3,材料效率高達90%:除了快速和高分辨率的生產外,增材制造還具有非凡的二階影響,3D打印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環境成本,消除了大量的浪費,因為原材料需求減少了90%。
4,3D打印進一步為大規模定制,自主化生產和系統完善提供了機會,目前,增材制造領域的重大國際突破正在加速這些趨勢并推出新的融合應用。